用量不当:如肉桂过量会发生血尿。
药性偏性:药物特有的性能如寒热温凉,可纠正机体病理之偏,但运用不当,则雪上加霜。
来源品种不同:不同产地、品种的中药差别很大。
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如生半夏有毒,而经炮制后的法半夏则毒性大减或甚微。
煎煮不当:一般认为长时间煎煮可以减毒,但也有相反情况,如山豆根煎煮时间越长,副作用越强。中药污染:中药保管不善引起霉变或种植采收中农药有机磷污染均可引起不良反应。
用药途径不当:作为肌注用的丹参注射剂用于静脉注射易发生不良反应。
用药时间过长引起蓄积中毒:朱砂蓄积中毒损害肝肾功能。
个体差异:个体对中药的耐受性差异很大,尤其在病理状态或疲劳、营养不良时更为明显。
中药配伍不当:某些中药相互间具有相恶、相反的作用。服用中药后留心不适。
专家提醒患者,在服用中药后,要留心身体是否出现不适症状 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的部分中药:
人参:用药不对症致低血钾,四肢抽搐,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咽痛,牙痛,畏光,自汗,下肢酸痛,恶露不绝。
天麻:内服致过敏性水肿:头晕,乏力,胸闷,面部浮肿。
五味子:煎服或内服糖浆剂致过敏:心慌气短,胸闷难受,全身瘙痒,周身荨麻疹,心动过速,早搏。
巴豆:误食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中毒症状。
小春花:内服致痉挛性斜颈、帕金森综合征等锥体外系症状。
山菠萝:煨食7天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
川芎:超量服用致中毒:剧烈头痛并呕吐。
山药:生品外敷致过敏:颈、胸、背部瘙痒,心烦不安,坐卧不宁。
北豆根:煎服过量致中毒;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大汗乏力,抽搐,血压下降,颅神经损伤,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有,要及时向医生咨询。中药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涉及很多系统,包括:神经系统的主要症状是口唇或肢体麻木,瞳孔缩小或扩大,严重者可见抽搐、昏迷等;循环系统的主要症状是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血压下降或升高、心电图改变;呼吸系统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等;消化系统的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肝功能损害等;泌尿系统的主要症状是排尿困难或尿道灼痛、尿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血液系统的主要症状是白细胞减少、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仙人掌:外敷致接触性皮炎。